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睿迎网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睿迎网时表示,五年来,国家民委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图片来源:国新办
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展。各族人民民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不断得到丰富。比如,截至2024年底睿迎网,西藏共创建了790个“人大代表之家”,所有的村(社区)都设有人大代表的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为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平台。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比如,2024年,内蒙古生产绿电2000亿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绿电交易的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新疆2024年全年铁路货物发送量2.37亿吨,增长10.6%,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宁夏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3亿元,增长5.4%,连续10个季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比如,2024年,广西城镇新增就业40.5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427所,新增学位7.54万个。
段毅君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民委在政策法规领域主要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推动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制定该法已写入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目前国家民委正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加快推进制定出台该法。二是积极推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融入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推动写入《立法法》等11部相关法律。三是积极稳慎地调整和完善民族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性,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他表示,下一步,国家民委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继续配合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制定出台,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融入到更多的法律和法规,用法律保障中华民族大团结。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图片来源:国新办
天金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