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的稀土新规出炉了,工信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连个制定了新规恒运资本,搞总量调控。
那么,新规的内容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控量,每年要生产多少吨的稀土,这个由国家统一规定。先满足自用,剩余的要卖给谁,就得看这些国家的表现了。
第二个就是配额管理,每家稀土企业能开采、能生产多少稀土,都有统一的规定,没有在名单中的企业,则不能做。现在国内的稀土企业基本上已经整合成了南北两大集团,就是中国稀土跟北方稀土,这都是国企,指哪打哪。
第三个就是对于拿到了配额的企业,还有稀土产品流向登记制度。就是说你这稀土是卖给谁,是直接卖的原材料,还是做成了半成品或者是成品,都得用本本记下来,每年要核查和追溯。
第四个重点就是谁要违反了这个规定的话,那么下一年的配额就要减少甚至取消。
要知道恒运资本,中国目前是最大的稀土提炼国,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控盘的程度了。这么一来,咱们国内自用的肯定会优先满足,其他国家只能共同用剩下的份额。
在以前,我们曾经是把稀土卖成了白菜价,让老外白白捡了这么多年的大便宜。当然,我们也有收获,就是在我们的白菜价冲击之下,其他国家的稀土开采跟提炼企业都倒闭了。
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占全球开采量70%以上、冶炼分离量90%以上),中国新政将产生深远国际影响:进一步巩固中国在稀土领域定价权与全球供应链控制权。推动全球下游企业加速与中国合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加速全球稀土产业链布局调整与格局重构进程。稀土价格体系有望摆脱波动乱象,呈现稳定向上态势。稀土战略资源属性在全球竞争中进一步凸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与全流程追溯成为企业生存必备条件。
此次“史上最严”稀土新规正通过“数字围墙”战略,重塑全球稀土产业链新秩序,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
此外,新政实施后,稀土行业将迎来一轮深度洗牌。
目前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等龙头企业分别主导轻稀土和中重稀土开采分离。而厦门钨业、广晟有色等企业在特定区域承担中重稀土保供任务。新办法通过强化配额约束和追溯管理,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推动稀土资源向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分析认为,该政策与《稀土管理条例》形成政策合力,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稳定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倒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步伐。
短期来看,稀土价格仍有上行空间。缅甸矿运输恢复不及预期、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进度超预期等因素,可能推动价格继续攀升。
中长期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丰田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可能引发无稀土电机量产;二是缅甸政局若趋稳可能新增供应;三是国内再生稀土产能释放将缓解资源压力。
中国稀土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新赛道。这场稀土变局,不仅是资源的争夺,更是全球高科技产业主导权的争夺。
那么,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短期可能看不见,长期却很关键。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短期内可能感觉不到变化。手机价格不会突然涨,新能源车也不会立马涨价。
但长期来看恒运资本,稀土管控趋严,可能会让相关产业的成本上升,进而传导到终端产品。比如,电动车的电机如果涨价,整车成本可能也会水涨船高。不过,新规也提到要鼓励技术创新,研发替代材料。比如用铁氧体磁铁替代稀土永磁,或者提高稀土的回收利用率。这些技术一旦突破,反而能降低对稀土的依赖,长远看对消费者是利好。
天金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